感冒后心臟不舒服,一定別大意!小心這種致命疾病丨許亞寧
12月15日
如果在病毒感染(如病毒性感冒)1~3周后出現心臟位置的不舒服,比如心悸、胸悶,嚴重者可有黑曚、暈厥、呼吸困難等,最好及時去醫院,檢查是否是心肌炎造成。
作者:許亞寧(心血管內科醫師)
感冒與心臟疾病之間有什么關系?近日,微博上的一條新聞讓很多人對感冒的“恐懼”又增加了幾分。
圖片來自微博
的確,大部分心臟疾病的高發人群都是中老年人,但在心內科,也經常會看到一些20來歲的年輕人,說自己感冒后胸悶、心悸,經過檢查后,大多會被確診為心肌炎,嚴重的患者甚至直接送入重癥監護室。
為什么小小的感冒會嚴重到出現心臟疾病?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心肌炎的來龍去脈。
感冒與心肌炎的那些事兒
最常見的一種心肌炎叫做病毒性心肌炎,顧名思義,就是由于病毒感染心肌引起的。
那這個病毒從哪兒來呢?一般來講,比較常見的比如病毒性感冒、急性病毒性咽喉炎、急性腹瀉、皮膚感染等等。
圖片來自123RF圖庫
如果病毒性疾病沒有得到及時治療,病毒就可能隨著血液來到心臟,在心肌細胞里面生存下來。當這些病毒被我們的免疫系統發現后,會調集大兵前來圍殲,但在這個過程中,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免疫系統同時也會傷害心肌細胞。
我們的心肌細胞當中有負責電信號傳導的細胞,心臟之所以能夠有節律的跳動,就是這些細胞負責的,如果這些細胞被病毒感染之后造成電信號傳導功能的下降或者喪失,那就會造成心臟跳動的不規則,嚴重者造成重度的心律失常。另外,有些細胞負責使勁收縮,維持心臟泵血,如果這些細胞受傷了,就可能會引起心臟泵血減少,出現心臟衰竭的相關問題。
如何盡早發現心肌炎?
心肌炎在出現心臟相關不適癥狀之前,首先會有一些原發病的表現,比如發熱、咽痛、咳嗽、嘔吐、腹瀉、肌肉酸痛等。
大多患者在病毒感染1~3周后出現心臟位置的不舒服,心臟癥狀主要是心悸、胸悶,嚴重者可有黑曚、暈厥、呼吸困難等。如果感冒后出現一些心臟癥狀,最好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
心肌炎的診斷也不復雜,一般做個心電圖和彩超,查個心肌酶、血常規,再結合之前病史的情況往往就可以明確了。
心肌炎治療最強調兩個字:休息
心肌炎的治療總結起來,最關鍵的就是兩個字:休息。
圖片來自123RF圖庫
心肌炎的治療主要是強調臥床休息,以減輕心臟負擔和組織損傷,同時可以輔助使用一些改善心肌細胞能量代謝的藥物。
目前的醫療水平還沒有辦法直接通過藥物殺死感染心肌細胞的病毒,考慮到大部分心肌炎患者病情并沒有特別嚴重,只要給身體足夠的恢復時間,一般可以得到改善。
伴有心律失常的患者,應臥床休息2~4周,然后逐漸增加活動量,嚴重心肌炎伴有心臟擴大者,休息6個月至一年,直到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心臟大小恢復正常。
這點對于很多年輕患者還不容易做到,無論是面臨工作還是學習,有的患者并不能夠做到完全的休息。但如果患者免疫系統對心臟攻擊比較強烈或者患者在急性期沒有休息好,可能會導致心臟體積擴大,功能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
再說回微博上的這則新聞,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需要明白一個問題:當感冒、拉肚子之后一段時間,出現了心臟的相關癥狀,不要掉以輕心,應該盡快去醫院做檢查。
題圖來源:123RF圖庫
相關閱讀
版權聲明:本文為春雨醫生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系reading@chunyu.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