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
急性細菌性前列腺炎由于其臨床表現明顯和典型,易做出診斷;慢性前列腺炎綜合征的臨床特點變異較大,且不確切,許多癥狀,體征和病理學檢查在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非細菌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痛中經常無法鑒別,放射學和尿道膀胱鏡檢查,對診斷可能有一些幫助,但也不能肯定診斷,前列腺組織學檢查只在一些少見類型的前列腺炎,如肉芽腫型前列腺炎才需要,在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組織學改變對確定炎癥為細菌病因并無特異性,1組連續162例前列腺增生手術切除,發現前列腺炎癥發病率98%,觀察到有6種明確的炎癥形態學類型,但前列腺細菌感染培養陽性和陰性無明顯差異,大多數病例炎癥反應是局灶性的,僅累及整個前列腺的小部分,因此前列腺活檢在前列腺炎處理上很少有指導意義,前列腺活檢標本組織培養對慢性前列腺炎診斷價值很小。
鑒別診斷
1.急性細菌性前列腺炎的鑒別診斷
(1)急性腎盂腎炎:也表現為急性的畏寒,發熱,伴尿頻,尿急和尿痛,通常還表現為患側腰酸,腰痛;而非恥骨上,會陰部疼痛,且無排尿困難,直腸指檢無前列腺壓痛,前列腺液檢查正常。
(2)膿腎:也表現為急性的畏寒,發熱,伴尿頻,尿急和尿痛,還表現為明顯的患側腰痛;而無恥骨上,會陰部疼痛,無排尿困難,直腸指檢無前列腺壓痛,前列腺液檢查正常。
(3)前列腺膿腫:也表現為急性的畏寒,發熱。伴尿頻,尿急和尿痛,是急性前列腺炎發展的結果,經直腸B超,CT檢查可見前列腺內有液性占位,穿刺抽出膿液可以明確診斷。
2.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的鑒別診斷
(1)前列腺癌:晚期也表現為排尿不適,可有尿頻,尿急,排尿困難,直腸指檢發現前列腺質地較硬,可有結節;血清psa明顯升高,經直腸B超可見前列腺內有不均質光團,前列腺穿刺活檢可確診。
(2)前列腺結核:也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伴尿道滴液,有下腹及會陰部疼痛,通常有泌尿生殖系結核病史,直腸指檢可發現前列腺有不規則的結節,前列腺液中可找到抗酸桿菌。
(3)慢性無菌性前列腺炎:也表現為尿頻伴尿道滴液,有下腹及會陰部疼痛,兩者主要根據vb1,eps,vb3的細菌培養進行鑒別,無菌性前列腺炎的vb1,eps,vb3的細菌培養均為陰性。
(4)前列腺增生癥:也表現為尿頻伴排尿不暢,多發生于老年男性,以排尿不暢為主,直腸指檢發現前列腺明顯增大,而前列腺液常規一般無白細胞。
(5)精囊炎:也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伴尿道滴液,有下腹及會陰部疼痛,常有血精,且精囊液檢查可見紅細胞和白細胞。
(6)慢性膀胱炎:也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伴有下腹及會陰部疼痛,vbl,vb3均可見白細胞,培養有細菌生長,但eps檢查正常。
3.無菌性前列腺炎的鑒別診斷
(1)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也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伴尿道滴液,有下腹及會陰部疼痛,兩者主要根據vb1,eps,vb3的細菌培養進行鑒別,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vb1可有或沒有細菌,eps通常有細菌生長,vb3的細菌培養為陽性;而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vb1,eps,vb3的細菌培養均為陰性。
(2)慢性膀胱炎:也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伴下腹及會陰部疼痛,但慢性膀胱炎vb1,vb3的細菌培養為陽性,而eps無細菌生長。
(3)慢性尿道炎:也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vb1的細菌培養為陽性,而vb3,eps的細菌培養無細菌生長。
4.前列腺痛的鑒別診斷
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也表現為尿頻,尿急,伴下腹及會陰部疼痛,兩者主要根據vb1,eps,vb3的細菌培養進行鑒別,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其vb1可有或沒有細菌,eps通常有細菌生長,vb3的細菌培養為陽性;而前列腺痛患者的vbl,eps,vb3的細菌培養均為陰性。